当前地址:
最新文章

国内种业发展遇阻,转基因政策催化行业洗牌

发布时间:2020-01-17 09:15:48

中国种子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二,“两杂”是商业竞争的主战场。种子市场规模=(播种面积×亩种子消耗量)×(商品化率×种子价格)。如果以种子零售均价作为定价依据,根据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统计,2016年我国种子市场价值为1230亿元。此外,根据菲利普斯·麦克杜格尔的数据,2015年,中国国内大宗商品种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,约为105亿美元。由于种植面积大、商品率高,三大粮食种子占据了中国商品种子市场的半壁江山,其中杂交玉米种子的市场价值最大,达到279亿元,水稻种子194亿元(其中杂交水稻139亿元,常规水稻55亿元),小麦种子161亿元,分别占22.7%、15.8%和13.11%(2016年数据)。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的种业还处于起步阶段。根据国家农业技术促进中心数据,2017年,种业CR10市场份额为18%。按作物分类,水稻集中度较高,其中杂交稻37.46%,常规稻33.92%。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约70%-90%的Cr4市场份额相比,仍需进一步提高。

北京中经咨询认为,品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在研发中突围迫在眉睫,品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它取决于产品的差异性,取决于产品的性价比,最终取决于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。品种的出现需要繁育、审批、推广等多个环节,科研难度大、资金投入大、利润回收期长一直是种子企业面临的问题。2014年以来,农业部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拓宽试验渠道,进入品种审定快车道。审定品种明显增多,品种供应由短缺向饱和甚至过剩转变。短期内,该行业还是经历了发展的阵痛,由于目前的品种创新还难以立足于杂交育种等常规技术,革命性的生物技术还没有形成跨越式的突破,导致真正提升市场需求的良种寥寥无几,且更加同质化品种繁多,竞争激烈。此外,行业内企业规模不足以抵御风险。专注于市场营销而忽视研发成为风险规避下的“最优解”,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现象较为普遍。

转化力不断积累,种子产业或Dilai有了新的机遇,转基因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,对现有杂交品种具有竞争优势。同时,转基因技术的研发障碍也更加突出。种业仍有长期发展空间。与美国相比,我国种子成本占农作物种植总成本的比重明显偏低。与前三次整合浪潮相比,在第四次全球并购浪潮中(2015年至今):中国化工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;隆平高新通过规模效应收购道依农旗下巴西业务;中粮收购内德拉农业等,研发等业务环节的跨越式增长,增强了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壁垒